更新时间:2022-07-02 21:31:51点击:
在“爱林工作室”的墙上挂满了各种荣誉,这些是对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人民法院副院长、“爱林工作室”负责人王爱林工作的认可。但是在她心中,对少年儿童的呵护、对人民幸福的守护、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才是她最大的职责与使命,当地的群众亲切地称她为“法官妈妈”。
2004年,王爱林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科尔沁区人民法院。18年来,她扎根基层、爱岗敬业,曾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法官”“双百政法英模”等称号。
2014年,王爱林刚刚从科尔沁区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调到少年法庭从事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十年的历练,在法庭上她早已是一名驾轻就熟的资深法官。而第一次面对未成年人的开庭带给她的震撼却是前所未有的,当审判席上的孩子怯生生地问“法官阿姨,开完庭我能回家吗”的时候,当悲痛欲绝的父母崩溃大哭的时候……作为一名法官、一名母亲,王爱林对自己的职责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法官要做的,不仅是用法槌敲出公正,更要用自己的力量为那些曾经误入歧途的生命重新燃起光芒。
2015年深冬的一天,王爱林在审阅高三学生小强寻衅滋事的卷宗时,发现了案情以外的一件事。眼下是高考网上报名关键时刻,如果错过,小强来年就不能参加高考。可原告尚未得到赔偿,矛盾未化解。时间不等人,王爱林紧急赶往几十里外小强家所在村子了解情况。
原来,小强八岁时,父亲因车祸瘫痪。案发当日,小强的母亲因无法忍受同村妇女的奚落而厮打,小强见状也上前参与。事后那名妇女抵触情绪很大,拒绝调解。为了能从根源上化解矛盾,也为了小强能够返校备战高考,王爱林多次往返奔波,促使双方达成谅解。终于,在报名期限截止前,小强顺利报上了名。案件审结后,王爱林一直跟踪回访,关注着小强的成长,接济他们的生活。后来,小强考上了铁路局,开始了新生活。
每次面对涉案未成年人,王爱林的心情总是极其沉重。怎样用心拉孩子一把,让孩子拥有全新的人生?在长期的工作中,她总结出了“三个三”少年审判教育新机制,即在个案审理中实行庭前、庭中、庭后“三个三”教育挽救措施,并付诸实践,为未成年被告人接受改造、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2018年,通辽市科尔沁区人民法院正式成立了以王爱林名字命名的“爱林工作室”。她带着同事们在关爱帮扶其他重点未成年人的征途上成为主力军,“爱林工作室”的工作范围从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延伸到犯罪预防、志愿帮扶、新时代普法等多方面。
在“爱林工作室”的帮助下,双胞胎小明、小亮,双双考取了985重点院校。当王爱林来到他们家时,孩子们的妈妈端出一碗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荞面,说道:“咱农村条件差,没啥能招待的,我想着这几天天冷,荞面是咱库伦的特产,你们吃碗面能暖和暖和。”
这一碗热腾腾的荞面,深深地温暖了王爱林的心,也坚定了她继续走下去的决心。
从信访接访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到成为科尔沁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一级法官,王爱林以一颗赤子之心,关爱未成年人,全心全意为群众排忧解难,用责任与爱心诠释着法律的庄严与温度。
2022年06月30日15:36 |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