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13 07:51:51点击:
最近,某流量明星考编,伴随着《中国新闻周刊》一篇充满争议的文章,把“小镇做题家”这个词语,重新推向风尖浪口。
01——何谓“小镇做题家”?
一开始,“小镇做题家”是一些网友的自嘲之语,主要指出身小城,埋头苦读,考入名校或者体制内,但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
后来泛指无资本、无背景、无过人能力的三无青年,他们与普通青年的唯一区别是擅长考试。
而“小镇做题家”,也并非是新鲜事物,从1000多年前的隋朝开始,开创了以文选仕的办法;自唐太宗一统天下后,确立了考选进士的制度,所谓进士,就是将民间有才华的知识分子,选拔出来,进为国士;到明、清两朝,达到顶峰。
知名的范进中举,就是发生在明代,而后被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收入《儒林外史》,最后到了我们的课本。
所以,现在的小镇做题家,在古代,就是秀才、进士、举人乃至于状元。
这个词语一开始并没有什么褒贬含义,纯属自我调侃。
02——为何“小镇做题家”再次出圈?
判断一件事情,立场很重要。
同样的话,在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含义完全不同。
“小镇做题家”一词用来自嘲完全没有问题,但如果精英人士用来嘲讽努力中青年朋友,无疑充满了傲慢与偏见。
这就像郭德纲谈自己育儿经时说:“我儿子只能我打,不能让别人打”。
而“小镇做题家”这次之所以大火,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就是《中国新闻周刊》的一段话:
“考编的普通人大有人在,这些小镇做题家每天上培训班,做真题卷,也仍然考不中那个能为他们带来安全感的编制内职务。所以当看见能从市场上赚大钱的明星,还要分走几个编制内身份时总觉得抢了自己的坑。”
这篇文章中,对“小镇做题家”一词,充满着高高在上的的说教口吻,其嘲讽意味跃然纸上,也让原本很小的一件事情,直接上升到社会层面。
03——关于北大的“鄙视链”
主持人撒贝宁曾在一个节目上自我调侃:
我最羡慕的,就是你们在高考前奋笔疾书的样子,那种艰辛、那种为了梦想而废寝忘食的经历,我一辈子也体会不到…
因为他是保送的。
我曾看过一些文章,谈及北大学生的鄙视链,位于链条顶端的是保送生,通常是在一些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或者参加过国家集训队的学生;第二层是高考状元;第三层是高分考生。
曾有位通过辛苦做题进入北大的学生,表示自己一度非常自卑,用了很长的时间调整心态。因为他发现身边的同学太厉害了,或者是在某个领域内让人望尘莫及,比如保送生;或者是多才多艺,通常是一些家庭出身较好的人。
而自己除了会做题,啥也不是,这让从小是“别人家孩子”的他,倍感挫折。
他们缺乏的不是智商,而是父辈给予的资源,本身已经是人中龙凤,但也因此背负了更多的家庭希望,对自己也有更高的期望。
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成为一座压在心灵的大山。
04——“小镇做题家”折射了什么?
在当代中国,但凡能刺痛公众神经的,无外乎两个:
一是公平正义,二是安全稳定。
前不久的唐山打人事件是后者,这次的“小镇做题家”无疑是前者。
“小镇做题家”折射出了城乡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不均衡等社会问题。
农村地区的大多数学子,都是在应试教育中成长的,做题成为他们整个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生活;而城市学子,则能相对接受更加全面的兴趣爱好,同时依仗师长或者父母的资源,会得到更多有利信息。
某位北大学子曾说:当他还在为毕业努力学习的时候,同学已经借助父母的资源,大一时就有了清晰的规划,甚至准备留学的那所学校,他根本就不知道还可以通过某种途径申请。
这就是资源带来的差距。
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固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毋庸置疑的是,城乡二元化结构带来的城乡差距,也更加巨大。
05——承认现实,拥抱希望
当然,这不是我们抱怨的理由。中国自有教育起的三千多年,历代王朝,都是从读书人中已经学有所成的人中选拔人才,所谓“学的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从来没有哪个朝代像现在一样,提供九年义务教育,为贫穷的家庭开启了一条转变命运的道路。
小镇做题家,就是从现代教育制度中受益的一批人。
我们必须要承认:
一方面,在这个大内卷时代,普通青年的上升通道越来越窄,成为做题家,是他们唯一能指望的上升通道。
另一方面,城乡融合发展也好,教育均衡化也罢,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通过各种改革,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通道,打破阶层流动的桎梏,都需要一个过程。
如果我们对自己都失望了,那么谁还能帮助我们?
06——每一个努力向前的人,都值得被尊重和肯定
“小镇做题家”透露出的,是对命运不屈的斗争,是利用手头已有资源不断实现自我变迁的奋斗史。
考试这种模式,固然不够完美,但却是当前唯一最公平的模式,能让普通青年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弯道超车。
无论是他人的嘲讽,还是做题家们的自嘲,小镇做题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人不可能永远停留在青春年少。
当做题家们走入社会,通过做题培养起来的坚毅与学习能力,依然是让人终身受益的。
况且,评价一个人,不应该只关注他现在的位置,而是看他从哪里走到了现在。
所以,每一个努力向前的人,都应当值得被尊重和肯定。
谨以此文献给正在考公的做题家们,你们的未来值得期待。
2022-07-11 17:33 | 来源:领悟公考
(编辑:阿S,图文源网络,侵联删)
关注新闻早知道网,更快掌握新闻热点。